随着中级会计大纲的公布,备考人群纷纷投入中级会计的学习当中,然而各科目间的学习时长应该怎样分配才能更好地备考呢?
一、中级会计实务
新增考点专项突破(60小时)
可持续信息披露:20小时,重点掌握ESG报告编制逻辑与会计准则衔接
长期股权投资与合并报表:40小时,通过案例拆解权益法、成本法转换及抵消分录编制。
核心章节强化(100小时):
收入确认:20小时,结合新收入准则。
金融工具:30小时,掌握金融资产分类、减值及套期会计。
所得税:25小时,突破递延所得税资产/负债的确认与计量
租赁:25小时,理解承租人/出租人会计处理差异。
冲刺与模拟(40小时)
完成3-5套试题,重点训练跨章节综合题
二、财务管理
公式推导与记忆(40小时)
总成本模型:15小时,掌握固走/变动成本分解与本量利分析。
财务分析:25小时,强化杜邦分析、现金流计算及比率分析。
计算训练(40小时):
每日完成20道计算题,重点突破净现值、内含报酬率等核心指标,
使用Excel建立财务模型,验证计算结果,
冲刺与模拟(20小时):
限时完成2套模拟题,训练在45分钟内完成一道综合计算题。
三、经济法
法条理解与记忆(50小时)
公司法:20小时,重点掌握股东权利、公司治理结构。
合同法:15小时,突破合同效力、违约责任及典型合同
证券法:15小时,理解信息披露、内幕交易及上市公司收购规则。
案例分析(30小时):
每日分析1-2个典型案例,如股东会决议效力、股权转让纠纷。
冲刺与模拟(20小时):
背诵法条关键词,训练简答题与综合题答题逻辑,
大家可以适当把握节奏,争取成功上岸!
报名条件
冲刺方案
教材变化
考试时间
扫描上方二维码立即学习